米粥火锅
广东地连热带,当地人怕上火,不喜炸烤,喜清爽的汤粥。随处可见:菜汁粥、鸡汁粥、果汁粥、什锦粥的招牌。
富于创新的广东人把自家熬粥的长处与市面流行的火锅交融,较
近爆出了米粥火锅,其流行之快,让人惊艳。用米粥涮锅可更好地保持涮材的鲜滑细嫩。
较
早的米粥火锅店开在广州天河区北。名叫“顺德粥底火锅”。粥有一定的稠度却又不见米粒。凡事都有一个进步的过程,早期的米粥火锅极易糊锅底,在模仿竞争中,店家们在器皿原料和工艺上不断改进,终于解决了糊锅底的症结,味道也越熬越好,涮材也越来越多,吃法也约定俗成,大品种也细分了许多小品种。“湘川相伴”,“香粥坊”,“粥涮坊”,“珍津坊”。。。。。。一个个街头小品牌也许孕育着知名品牌和连锁店群。
“ 顺德香粥坊”由顺德小吃的经验丰富师傅主理。食客落座后,服务员端上的是一锅乳白透亮的清粥,不见米,外表虽似单纯内涵却昭现精华。香粥坊选用的是香米,轻轻擂过,让一粒米碎成两三瓣,再漂洗,然后用很少的油盐拌匀,稍腌片刻再放入大瓷煲里煮。大瓷煲上火后先用鲜姜把锅底仔细反复擦拭,防止粘锅,加入清水,水开后下一小勺飘香白锅汁,再下油盐浸过的碎米。等一煲粥煮到水米交融,粥水滚开呈菊花状,一层层从里面往外翻。这时,从翻滚的花芯出舀上来的粥水就是粥清,也就是粥的精华,吃一口,清甜绵软,略有奶香,顺滑如绸缎般,这时就可以开涮了。
米粥火锅约定俗成了涮菜的顺序,就是先涮海鲜河蟹,再肉类再蔬菜。
“ 顺德香粥坊”的较
大特色是可涮之菜囊括种种动、植、飞、潜无所不涮。不同的涮材下锅时间不同,鱼片、鳝片稍稍进水即可。肉片蔬菜变色即捞,肉丸肉块粉条豆腐需要多煮一会儿。出锅后的各种涮材蘸上不同的小碟酱料,锦上添花,滋味美不胜收。鱼丸肉丸完全当场手工操作。先把肉切碎,再狠狠叭叭捶打,捶打的时间很长,直到肉成细绒,调入一些盐,味精和飘香粉,伴入一些马蹄和香菇的细丁、水粉团、白锅汁,挤出一个个拇指打的肉丸。煮熟后那才松脆爽滑,香飘四溢,鲜美异常。
这是一个漫长而惬意的聚餐过程,一家老小,三五好友围坐一炉,谈笑间不时用小勺探入汤中,分辨涮材的火候,其乐融融。
除了火锅,店家也预备了各种糕饼和烤、炸、酱、卤、凉拌的小碟菜。碟都不大,每碟三五块菜,目的是让顾客能尝不同的风味。当然,这些用梅考梅级别高
调料做成的佳肴美味,让食客们一阵阵狂喜赞叹。
吸收了各种美味精华的粥底,饭局收尾时,锅里已是浓稠雪白,香郁扑鼻。这时可以试把剩余各种食材统统倒进锅里,压上玻璃锅盖,尝尝一锅焖的滋味。
“ 粥涮坊火锅店”,由较
有名的大厨主理,他们的特点是火锅粥底里先放贝类海鲜,再放猪牛肉片,上桌后让食客涮鱼片、海鲜和鲜蚝。
“ 珍津坊宵夜”推出的则是一人一个小砂锅,锅底用东北大米和本地糯米熬成,特别绵滑可口,里面加有红枣、枸杞和姜丝,有助增加清甜,祛除腥气,涮煮什么都别有滋味。
“ 湘川相伴”火锅店在粥底中加入了一小勺大红锅汁,满锅通红而不辣,热气腾腾。食之大汗淋漓,人人连声喊香,真痛快。
粥底火锅走出了广东,又走进四川和重庆,已改称“米粥火锅”,壮大了“重庆火锅”的阵容,现走遍全国已为时不远了。 |